思想的碰撞 观念的交融
2023年10月23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何庆以及专家一行4人莅临包钢幼教,对新时代民族地区人文素养培育实践工作进行调研。
当日上午,专委会及专家组一行莅临包钢八园听课指导。许玲玲老师组织“人文素养引入课程方案”——小班第一课《好习惯与坏习惯你选哪一个》,通过两个神奇的苹果,形象地引导幼儿好习惯就像香香甜甜的好苹果要留下,坏习惯就像黏黏臭臭的坏苹果要扔掉,为幼儿建立至关重要且唯一一次的心理机制。从初心未染、善言易入、先入为主的人生幼年,真正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下午,包钢幼教处处长蔡彦萍,党总支书记、工会主席李飞,副处长常青和人文幼教的教师、家长代表,人文党建的党员、专任教师代表以及人文幼教、人文党建的课题组成员20余人进行座谈。包钢股份煤焦化分公司(包钢庆华)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赵福才,监事会主席、党委副书记李奇珍以及部分党员代表应邀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副理事长、秘书长何庆主持。
会上,包钢幼教处处长蔡彦萍介绍了新时代民族地区人文素养培育实践工作开展情况。新时代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项目课程实践是从2019年4月开始的,从最初在试点幼儿园的试点班开展,到如今在全处15所幼儿园全面普及推开,开启了一场提高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新变革。截至目前已开展了10期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课程实践,365个班级参与,223名专任教师、9157名幼儿参加,“人文”的种子在包钢幼教生根开花,蓬勃生长。
期间,包钢幼教处完成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委托的课题项目《新时代民族地区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体制机制建设研究与实践》《实施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破解贫困地区学前教育难题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214.8769万字的课题成果。
与此同时,包钢幼教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由蔡彦萍处长亲自带领优秀干部、教师远赴四川喜德县、湖南花垣县和包头市固阳县,将包钢幼教探索出的民族地区人文素养培育取得的实践成果进行推广,为国家的教育扶贫事业贡献一份力量。2023年以来,参与课题实践研究的干部、专任教师走出包头市,将“人文教育”的丰富理念内涵及教育实践成果输送到山西、广州、新疆等地,积极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2022年5月,包钢幼教处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新时代党员人文素养提升课程实践”,实现了幼儿——教师一体化的人文素养教育体系。7月,包钢幼教处与包钢股份煤焦化工分公司(包钢庆华)校企共建,共同组建授课的专任教师团队,两家单位共举办13期培训班,208名党员参培,参培党员们无论在个人修养、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方面均发生可喜的转变,整体素养大幅度提升,取得了一致的预期效果,形成“燎原之势”。
座谈会上,课题组成员、专任教师、家长以及学员代表就专家提出的“当前幼儿(党员)人文素养最缺失的是什么”“课程实践成功的经验有哪些”“对人文教育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充分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思想的碰撞中,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人文幼教和人文党建教育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应持续开展并大力推广。
专家指出,下一步,两家单位在培育名师、推广试点上多下功夫,将“人文素养”的种子根植更多人的心中,提高党员、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做干事担当的带领者、诚信风尚的维护者、具有远大理想的践行者。